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北京分公司地址:
北京市海淀區安寧莊西三條宜品上層一單元3層
北京分公司聯系電話:
18210021570
24小時咨詢熱線:
劉老師:18210021570
為什么吃苦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
[亮劍教育集團] 發布時間:2017-06-05 10:09
某天晚上散步回來,在樓道門口兒見到三樓的女人正在來回溜達,停下聊了一會兒天,她說:“等到十點鐘要去學校里接女兒回來!”
我知道,她女兒上的那所高中是住宿制的,辦理走讀非常麻煩。三樓的女人說,學校條件太差,女兒天天抱怨吃的差,住的差,一想到孩子在那受罪,我就難受。干嘛讓孩子受罪呢!麻煩點,天天接唄!
所以現在每天五點鐘要早早的起床給孩子做飯,然后送去上學。等到十點下了晚自習,再去接。想來,跟上幼兒園時一樣了。
我有點詫異,但也只是怒了努嘴,并沒有評價什么。其實,仔細想想,孩子自己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,大多數時候,不是孩子吃不了苦,而是作為家長的,不舍得讓孩子吃苦。
只要一聽見孩子叫苦叫累,趕緊一把攬過來,拉到舒適窩里保護起來,讓他在溫床上幸福成長。
可是,這些家長是否知道,人生的道路上,吃苦這條路是必經之路。你能夠保護他的時候,他沒有吃過苦,等有一天你保護不了,而他又在溫床上長習慣了,再面臨苦難時,他會承受不住。
我的朋友小C有三個姐姐,他是父母眼巴巴盼來的寶貝疙瘩。父母對他的保護,真是捧在手上怕嚇著,含在嘴里怕化了。
那時候條件不是很好,但他從小到大從沒饞過啥。一家人吃饅頭,要給他蒸幾個包子,每天早上單獨給他自己煮一個雞蛋吃。粗活從來都是姐姐們干,他反而到是十指不沾陽春水,衣來伸手飯來張口。一直到五年級,上學的書包都是比他大一歲的三姐給他背著。
這樣一個寶貝,從小沒有吃過一絲一毫的苦,更別說遇到什么坎什么挫折了。
后來,他長大了,姐姐們都已經出嫁。他也在父母的幫助下娶了妻,又生了孩子,自己也到了而立之年。
可是父母漸老,孩子漸大,他卻無力負擔一家老小的生計。在家里種地,他不會,說:“現在年輕人哪有人種地啊!”
他跟著村里的人們出去打工,去了三天他獨自背著背包回來了,說:“在工地上拉磚太累了,受不了!”
不久又有人叫他去做工,沒出幾天,他又回來了:“不是人干得活兒!又臟又臭,住得跟豬窩似的。”
這樣如此反復了多次,他沒有賺到錢,卻白白賠了路費,再也沒有人叫他一起出去打工了。他就在家里成天吊兒郎當地玩兒了一天又一天,玩了一年又一年,還好有父母那點老本兒可吃,不至于挨餓。
后來,他的父親去世不久后,母親便得了腦血栓,又要吃藥,還必須有人伺候。
買藥,他拿不出錢來,伺候他又嫌臟嫌累,一怒之下把生病的母親送到了姐姐家,扔下便走。母親看著他的背影直流淚。
其實他也不好受,上有病母,下有嬌兒,自己卻眼睜睜受不下苦去,掙不了養家糊口的錢來,只能過著窮困潦倒又被人瞧不起的生活。
不知道他的母親有沒有后悔,如果她早知道自己唯一的寶貝兒子會過上今天這樣的日子,當初她會不會選擇,讓孩子吃一些該吃的苦,鍛煉他的身心和毅力?也不至于等到這個世界靠他支撐時,他完全無力,無可奈何。
這時,他所吃的苦,遠比小時候所謂的“苦”,不知道要苦上多少倍。
作為父母,我們自然應該盡己所能給孩子較好的生活,但是,一些該吃的苦該經歷的挫折,就一般要讓他吃讓他去經歷,不要舍不得。不然,等到有一天,他應該頂天立地時,他承擔不起,就會吃更大的苦。
北京軍事夏令營提醒家長們,別舍不得孩子吃苦,那是他成長必經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