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北京分公司地址:
北京市海淀區安寧莊西三條宜品上層一單元3層
北京分公司聯系電話:
18210021570
24小時咨詢熱線:
劉老師:18210021570
北京軍事夏令營提醒秋季要注意什么
[亮劍教育集團] 發布時間:2017-09-06 15:27
秋天,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,孩子身體羸弱,很容易受到病毒,病菌的侵害,導致生病。北京軍事夏令營的小編提醒,講究秋令衣食住行的衛生,有利于預防疾病保障身體健康。
1、衣服方面: 初秋,氣溫逐漸下降,宜穿素裝薄衣。俗話說:“春捂秋凍”,適當地“凍凍”,可增強皮膚的耐寒力。中秋以后,氣溫降低,宜及時增添衣服、被褥,以免受涼感冒,胃病復發。
2、飲食方面: 首先宜潤。秋季以后,降雨少,空氣干燥,易引起咽干、鼻燥、膚澀等“燥癥”,故應多飲開水、淡茶、菜湯以及牛奶等飲料,還應多吃些蘿卜、番茄、豆腐、銀耳、梨、柿子等,這些食物有潤肺生津、養陰清燥的功效。其次宜補。深秋季節,人體精氣開始封藏,進食補品易吸收藏納,有助于增強身體素質。此期間可適當多吃雞肉、牛肉、豬肝、魚肉以及大棗、蓮子等。另外,秋季要注意飲食衛生。秋季室外涼爽,室內溫熱,宜蚊蠅繁殖,蒼蠅是腸炎、痢疾等疾病的傳播體,人體吃了被蚊蠅污染的食物后極易引起腸道傳染病。
3、居住方面: 深秋季節,氣候較冷,夜間睡覺要關好門窗,入睡后腹部要蓋一些衣被,以防腹部受涼,誘發感冒、腹瀉。秋季要避免熬夜,每晚要保證6—8小時的睡眠時間,使機體有較強的免疫力。
4、活動方面: 金秋時節,景色迷人,是人們戶外活動、鍛煉和旅游的黃金季節,早晨到公園做操、打拳、散步、跑步等適量的體育鍛煉,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。秋季氣候涼爽,不冷不熱,工作效果,但也應避免長期超負荷勞動,經常加班加點,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引發帶狀皰疹、急性蕁麻疹及其他舊病的復發。 秋冬來臨,季節交替,氣候多變,尤其是經常有冷空氣來襲,大氣環流的峰面活動頻繁,是許多慢性疾病的誘發因素。市民應注意日常保健,預防疾病發生。
哮喘好發于10月,在夏秋交替之際,由于天氣多變,草本花粉多,變態反應原食物多,過敏性哮喘的發作較多,支氣管哮喘也容易復發。因此哮喘患者應注意保暖,預防接觸過敏原,加強體育鍛煉,提高機體抗病能力,同時結合藥物治療,防止復發。
寒冷是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大敵。隨著秋冬季節來臨,冷空氣不斷南下,常常出現氣溫驟降,會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本已狹窄的血管收縮,血壓升高,血流減緩,血量減少,引起動脈痙攣,誘發心絞痛、急性心機梗塞、中風等疾病。因此在季節交替、冷空氣來臨時,應及時添衣保暖,適當進行御寒鍛煉,合理調節飲食起居,不吸煙酗酒,不過度勞累。尤其是注意觀察病情變化,定期檢查,按時服藥,控制病情。
進入秋天,天氣寒冷干燥,對于糖尿病人易受各種外感疾病侵襲,加重病情。因此糖尿病人在秋季應注意飲食調節,適當增加營養,補充水分,提高自身抵抗能力。 此外,秋季氣候多變也是消化性潰瘍、急性腸胃炎、便秘、小兒腹瀉等胃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。干燥的氣候還容易引發和加重慢性咽炎。因此改善環境、飲食衛生,加強自我防護十分重要。
秋季天氣由暖轉涼,熱、燥、寒氣候皆有,市民應高度重視防病保健,隨時注意天氣變化,適時增減衣服,調節飲食,加強鍛煉,提高抗病能力。 . 秋令不養生,燥邪容易傷人津液,會經常引起咽干、鼻燥、聲嘶、干咳、皮膚干燥。秋季不宜過于進補,適合平補。
1、利用平補食品進行食療; 人體在經過夏季的大量汗液排泄之后,津氣受到一般程度的損失,進入秋季后,要通過多食用一些平補食品及時給予補償。例如,用北沙參30克、百合30克、鴨肉150克共煮,鴨肉熟后飲湯食肉,可補充人體陰氣不足;用芡實與瘦豬肉燉服,對神經痛、頭痛、腰腿痛等疾病則有明顯的療效。進入秋季后,還可以適當食用一些雞肉、豬肝、鮮魚、葡萄、核桃、芝麻、大棗、板栗、蓮子、山藥等平補食品,以增強體質,促進慢性疾病的康復。
2、利用清潤食品進行食療; 在這一時期好多吃雪梨、鴨梨等。生食能夠清火生津,熟食可以滋陰潤肺。可用摳掉核的雪梨一個,將3克川貝粉和10克冰糖混合后,輕輕納于梨中,隔水蒸熟后,食梨飲湯水。在秋季里,為保持體內有足夠的水分,宜多飲水,多食用豆漿、燉菜、稀粥等,還可以多吃些蘋果、西瓜、桃子等水果,及蘿卜、白菜、豆腐、蓮藕、蜂蜜等潤肺生津、養陰潤燥的食物。
對于老年胃弱者,可以采用晨起食粥法以養胃生津,如芡實糯米粥、百合粥等,這些都是益陰養胃的佳品,能夠起到抑制秋燥的良好效果。 健康提示; 進入秋季后要少食或不食辣椒、生姜、生蒜、生蔥、胡椒等燥熱之品,對于有飲酒、吸煙等嗜好的人,更要注意特別節制。